javaee论坛

普通会员

225648

帖子

346

回复

36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14:54:50 | 查看: 279 | 回复: 1

摘录1:影响储蓄过剩的关键因素不是利率,而是收入分配政策。具体就是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收入水平,贫富差距等等。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越高,对财富的调节越强,则民众的储蓄作用也越低,该国的消费者也越来越乐于消费。另一方面,贫富收入差距过大的国家,由于收入集中度过高,社会的总储蓄额也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要减小储蓄必须要缩小贫富差距。

摘录2:通货紧缩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的储蓄过剩。假如社会一年实体经济产出1万亿元单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5千亿元单位,消费者希望储蓄5千亿元单位,但投资需求只有4千亿单位,此时将出现1千亿元过剩储蓄。

摘录3:经济的两种状态:一种是产出决定状态,一种是储蓄过剩状态。顾名思义,产出决定状态就是经济的增长速度,规模由产出水平决定,这样的经济符合古典经济学家们所描述的世界,因此也可称为古典状态;而储蓄过剩状态是指储已经超过了投资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产出将决定于对过剩储蓄的吸收。

摘录4:对量化宽松的目的,伯南克说的很明白,就是刺激投资和消费。随着市场上资金越来越多,股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必定会上涨。资产价格上涨就会让投资者资产净值增加,从而增加居民消费,同时带动投资增长。但是建立在泡沫基础上的消费与投资增长既脆弱也十分危险。相比于股市,房价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因为房价上涨不但有财富效应,更因对房地产需求的增加而带动投资增长。然而,将增长的希望寄托在房价上涨上十分危险,一旦房价泡沫破灭,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

摘录5:一直以来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发行更多的钱就能刺激消费与投资。然而,现实是世界各国几乎将货币手段用到极致,但经济还是深陷泥坑。一些国际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泡沫经济膨胀,虽然能暂时维持增长,促进就业,但泡沫破灭的后果是更深的衰退,更高的失业率。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停滞的根源是实体经济的储蓄过剩。

摘录6:从泡沫演化道路看,中国与日本很相似,都是通过高储蓄,高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到了投资无法完全容纳过多的储蓄的时候,就靠净出口来接纳过剩储蓄。当海外市场也饱和的时候,房地产就成为新的财富仓库;等到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国债就承担了财富仓库的重任。

摘录7:在中国恰恰具备众多有利房价上涨的因素,货币的过量发行与地方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是人所熟知的两点。

摘录8:中国房价为何如此难调控?根本原因是房地产被当作了财富仓库。对百姓而言,房子是冲抵政府印钞的手段;房地产是吸纳过剩储蓄的财富仓库。弱国房地产崩盘,大量的过剩储蓄将无处可走,中国经济将陷入衰退。

摘录9:对于财富仓库,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财富累积是个大问题。

摘录10:高储蓄是一把双刃剑。当充分就业储蓄超过社会合意投资后,过度储蓄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节点。随着经济逐渐走向成熟,日本经济也越过了增长高峰而进入稳态阶段,此时日本投资率下降,而东亚的节俭习惯使日本储蓄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当需求出现缺口(也即出现储蓄过剩),多余的资产往往会投向房地产和金融市场,这一情况在中国也是如此。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大概在2005年前后形成,而2000年是中国出现需求不足的转折点,这当中相差几年是因为一开始多出来的储蓄都被政府化作了投资,也即是政府投资弥补市场投资缺口。然而,泡沫总归要破灭。当日本股市与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建立在泡沫基础上的额外投资需求瞬间消失,日本经济陷入衰退。为了避免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情况发生,日本政府在1992-2000年期间接连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财赤率和负债率大幅走高,用财政手段填补市场需求缺口,暂时稳住经济。但是一旦政府支出下降,经济就会下滑。经济的内在基础面存在需求缺口,使得日本经济始终受到紧缩压力。

摘录11:解决日本经济问题的关键是增加消费,将因投资减少和净出口下降造成的总需求缺口转化为国内消费。而这就必须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税收搜,缩小贫富差距。在这方面,法国已大幅提高富人税,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也提出增加富人税,日本政府前不久也宣布提高富人税。有理由相信,增加富人税,将成为全球共识。

摘录12:日本经济停滞是一种现代经济并,任何一种经济体迟早都会遇到。日本之所以比其他发达国家更早遇到这一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东亚的节俭习惯,另一个是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福利水平是比较低的。

摘录13:日本政府要拯救经济,需要增加税收,同时提供更好的福利,将日本人手中的钱逼向消费。否则过度储蓄问题永远也化解不了,增加十倍的货币也没有用。

摘录14:2008年之后,吴敬琏多次提醒要注意政府“假宏观调控之名,行微观干预之实,实际上等于复辟命令经济”。吴敬琏质疑“中国模式”,他认为在改革共识破裂的新十字路口,要凝聚意识,要有“顶层设计”,为此,他进一步建议设立改革委,统筹全国改革。

摘录15:由于出口不能再保持高速增长,而消费需求又一直在拖经济的后腿,在这样的现状下中国经济的增长就不得不依靠政府的巨额投入。目前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已高达50%,这是一个几乎闻所未闻的数字,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中。

摘录16:改革开发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可分为三个阶段:自主恢复性增长阶段,出口拉动阶段和政府投资阶段。

摘录17:即使是发达国家中贫富差距最严重的美国其基尼系数也仅为0.408,根本无法与中国高达0.5的基尼系数所表达出的极为严重的贫富差距相比。

摘录18:中国经济面临投资产能过剩,过度依赖投资等问题的严重挑战,但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消费不足,也即是储蓄过剩。

摘录19:西方国家都是高福利社会,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福利好,人们未来有保障,消费者存钱的欲望就低;同时高税收能缩小贫富差距,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会增加社会总消费。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消费者的储蓄效用大幅降低,这些国家的消费率自然提高。

摘录20: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政府支出的绝大部分都用于居民的社会保障,而中国政府支出,行政管理费用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摘录21:在国企改革问题上,很多人认为必须保持国有经济的支柱地位,私有化会造成资本家占有过多资源,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然而资源集中不一定等于贫富差距扩大,关键在于政府如何调控。许多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资源都在私人手中,但这些国家并没有因此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摘录22:向往体制是压力的表现。

摘录23:夹心的中产阶层。现在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要么考虑富人,要么考虑穷人,很少考虑中间阶层的利益。富人声音比较大,穷人的基本生存要给予考虑。拿房地产来说,受伤害最大的是刚需一族,得益的是中国最富有的房地产商。在税收调节上,对富人影响最大的遗产税,物业税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中产阶层反而成了税收的主体。

摘录24:对富人征收重税。


普通会员

0

帖子

312

回复

317

积分
沙发
发表于 2023-11-06 06:09:16

楼主听话,快到碗里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触屏版| 电脑版

技术支持 历史网 V2.0 © 2016-2017